服务电话:
13763331641
技术文章
首页 > 技术文章 >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器的原理是什么?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器的原理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08-25 点击量:5339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技术是一种以过氧化氢为介质对医用器械和耗材进行低温灭菌的灭菌技术。与压力蒸汽灭菌和环氧乙烷灭菌等传统灭菌方式相比,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灭菌具有灭菌温度低、灭菌周期短、灭菌后灭菌剂无残留、设备操作简单、占用空间小、对工作场所的条件要求较宽松等特点, 对一些不耐热、不耐湿的手术器械, 尤其对腔镜外科手术器械的灭菌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器受到各级医疗机构的欢迎。
 
  过氧化氢等离子体低温灭菌器的原理是等离子体是物质的第四种形态, 是由气体分子发生电离反应, 部分或全部被电离成正离子和电子, 这些离子、电子和中性的原子、分子混合在一起构成了等离子体, 其显著特征是高流动性和高导电性。传统观念认为, 在特定的物理条件下,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可以将一定剂量的过氧化氢灭菌介质“激发”成活性*的过氧化氢等离子体。该等离子体利用其能量密度高、化学活性强、自由基和紫外线丰富的特性, 通过与微生物细胞壁、酵素发生分解反应, 破坏微生物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 (DNA) 等遗传物质, 从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效果。然而, 张流波团队通过对该灭菌器的灭菌机制、工作程序和灭菌影响因素等进行深入研究后却发现, 在设定条件下, 若不启动等离子放电过程, 仅依靠过氧化氢的强氧化特性即可在很短时间内*杀灭载体上嗜热脂肪杆菌芽孢;反之, 如果不使用过氧化氢气体, 仅启动等离子放电作用, 则难以对载体上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起到*的杀灭效果。因此, 目前对于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的作用原理比较认可的观点是, 在一定真空度和温度条件下注入含量550 g/L以上过氧化氢溶液, 经过汽化、穿透、覆盖到管腔器械的内外表面, 在45℃~55℃温度协同下杀灭微生物;后启动等离子电源, 一方面产生消毒因子协同作用达到终灭菌水平, 另一方面利用等离子体快速解离器械表面的过氧化氢变成水和氧气, 从而达到消除灭菌介质残留的作用。